各部门、单位:
为全面学习贯彻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精神,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持之以恒抓好师德师风建设,校(院)拟组织教师参加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开展的2024年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素养提升专题网络培训。现将培训相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培训目的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为根本遵循,引导广大教师在自觉遵守职业行为规范的基础上,深入领会教育家精神的核心要义,并以教育家为榜样,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培训主题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培养造就高素质教师队伍
三、培训对象
校(院)教职工,共计315人。其中2023年以来新入职教职工、灯塔教师领航工作站成员必须参加;优先鼓励教师党支部书记、校本培训师、高层次人才、海外归国人员、民主党派、优秀人才代表等参加培训。
四、培训时间
培训时长2个月,分报名、学习和总结三个阶段。请各学部(学院)根据名额分配表(附件1),于10月12日前将参训人员报名表(附件2)报教师工作部邮箱jsgzb@qlu.edu.cn。网络学习于10月17日正式启动。
五、培训内容
培训本着“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相结合的原则,以增强教师“过硬的政治素质、精湛的业务能力、高超的育人水平”为宗旨,结合高校教师工作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研修内容。课程模块设计如下(课程详情见附件1):
六、培训形式
培训依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www.enaea.edu.cn)组织实施。参训学员在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进行实名注册,登录后使用统一发放的学习卡参加学习(已注册过的学员可直接登录并使用学习卡)。培训期间参训学员也可以下载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移动客户端(学习公社app)随时登录学习,还可以关注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微信公众号了解各类信息。
(一)研修环节
研修环节包括课程学习、主题研讨、心得撰写等3个环节。各环节的具体要求和考核权重见下表:
1.视频课程学习:按照考核学时的2倍以上提供选学内容,为学员留足自主选学的空间,参训学员可结合工作实际和个人需求自主选学视频课程。各模块均需完成相应学习时长。
2.主题交流研讨:参训学员需结合课程学习和工作实际,围绕下列主题开展在线交流研讨。参训单位也可结合各自实际情况,自行组织线下研讨:
l 如何在工作中遵守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准则?
l 如何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书育人能力?
l 从积极心理学视角谈谈工作中如何提升职业幸福感?
3.在线直播答疑:培训开展期间,为解答学员学习过程中的疑惑,每月将以“教育家精神大讲堂”的形式开展1期直播答疑活动,邀请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全国模范教师、优秀教师、国家教学名师等进行授课,用真人真事诠释师德内涵,传播师德典型,传递教师正能量。直播安排计划如下:
直播时间 | 直播主题 | 拟邀请 专家 | 单位及职务/职称 |
10月 | 争当新时代“四有”好老师——新时代高校教师的职业发展 | 王 恬 | 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南京农业大学教授 |
11月 | 恪守师德,潜心育人——如何做好一名教师 | 蒋晓芸 | 国家教学名师、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山东大学数学学院教授 |
12月 | 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学习——守初心勤奋斗、做“四有”好老师 | 禹 诚 |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优秀教师、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教授 |
4.研修心得撰写:培训期间,参训学员需结合培训目标、内容和自身工作实际,围绕“在工作实践中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撰写1篇不少于1000字的研修体会,研修体会作为本次培训的研修成果,应体现一定研究水平,把课程学习转化为工作实践。学习心得直接在培训系统提交,后续将择优在“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学习平台和微信公众“教育家精神‘大家’谈”栏目进行宣传展示。
5.生产性资源征集:为进一步挖掘和加强宣传优秀教师典型,加强教育家精神的弘扬与引领,鼓励优秀教师围绕“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通过视频录制等形式支持并参与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课程建设,入选课程将按照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课程建设标准提供相应课酬。
(二)考核认证
培训从过程性与获得感两个维度进行考核,完成各项培训考核要求的学员可在线打印学时证明,学习时长可计入校内培训继续教育学时(30学时)。
考核维度 | 考核内容 |
过程考核 | 课程学习:完成不少于30学时(45分钟/学时)的视频课程学习。平台自动记录学时。 |
主题研讨:参与不少于2次的班级主题研讨活动,每次发帖回帖不少于2条,总计4条。 | |
结业考核 | 心得撰写:根据个人学习收获或研究成果,撰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研修体会,要求主题鲜明、语言通顺、条理清晰、结构完整、逻辑严谨。 |
说明:完成各项培训考核要求且总成绩达到90分及以上的学员,可在线打印学时证明,学习时长可计入校内培训继续教育学时。 |
七、组织实施
1.组织管理: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成立项目工作组,负责培训方案的设计与具体实施工作。教师工作部将根据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习反馈情况,择优推荐教师参加校(院)组织的线下培训交流活动。
2.学员服务:为及时解决参训学员遇到的各类问题,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建立了多元服务支持体系,学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咨询求解培训中遇到的相关问题。
(1)通过平台登录后的客服浮窗咨询客服老师:
周一至周五:上午8:30-12:00,下午13:00-17:30
(2)直接拨打学员服务热线电话:400-811-9908
服务时间:上午8:30-12:00,下午13:00-22:00;周末及节假日照常值班。
(3)通过平台登录后页面右侧的“平台操作咨询”窗口留言咨询。
3.培训费用
培训费用由校(院)统一支付。
附件:1. 2024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素养提升专题网络培训名额分配表
2. 2024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素养提升专题网络培训报名表
3.2024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素养提升专题网络培训课程列表
教师工作部组织部
2024年10月9日
附件1
2024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素养提升专题网络培训
名额分配表
序号 | 单位 | 名额 |
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部、山东保密学院 | 19 |
2 | 轻工学部、生物基材料与绿色造纸国家重点实验室 | 14 |
3 | 机械工程学部 | 18 |
4 | 电子电气与控制学部 | 17 |
5 | 生物工程学部 | 15 |
6 |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部 | 11 |
7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部 | 10 |
8 | 化学与制药学部 | 25 |
9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部 | 17 |
10 | 数学与人工智能学部 | 10 |
11 | 光电科学与技术学部 | 13 |
12 |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部 | 9 |
13 | 海洋技术科学学部 | 25 |
14 | 经济与管理学部 | 17 |
15 | 艺术设计学院 | 10 |
16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9 |
17 | 政法学院 | 4 |
18 | 外国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 11 |
19 | 体育与音乐学院 | 5 |
20 | 基辅学院 | 1 |
21 | 图书馆 情报研究所 | 8 |
22 | 菏泽校区(分院) | 7 |
23 | 山东省科学院高新技术产业(中试)基地 | 2 |
24 | 2023年以来机关新入职教职工 | 14 |
25 | 灯塔教师领航工作站成员 | 24 |
备注:1.各学部(学院)2023年以来新入职人员必须参加此次培训;2.灯塔教师领航工作站成员不占用各学部(学院)名额。
附件2
2024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素养提升专题网络培训
报名表
序号 | 单位 | 姓名 | 身份证号 | 职务职称 | 手机号 |
|
|
|
|
|
|
|
|
|
|
|
|
|
|
|
|
|
|
附件3
2024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素养提升专题网络培训
课程列表
课程名称 | 主讲人 | 职务 | 时长 分钟 |
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
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修) | 王炳林 | 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教授 | 90 |
新时代新征程建设教育强国的政策重点 | 张 力 |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国家督学 | 88 |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及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 李志民 |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教授 | 100 |
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定位、布局与进路 | 阮成武 |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二级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 74 |
以中国式现代化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 储朝晖 |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秘书长 | 100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的重要论述 争做“经师”“人师”的统一者(必修) | 石 瑛 |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 96 |
践行教育家精神 做新时代“大先生” | |||
做一名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教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家精神”的重要论述(必修) | 林崇德 |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教育部“全国师德师风建设专家委员会”总顾问 | 58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指示,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必修) | 卢黎歌 |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 | 38 |
躬耕教坛科教融合——争做新时代教育强国排头兵(必修) | 吴王锁 | 全国优秀教师、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 100 |
名师谈成长——大学老师教学发展路径的三条建议 | 冯博琴 | 全国模范教师、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 101 |
教学名师谈成长——成长之路成就执教之道 | 郑用琏 | 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 | 106 |
教学名师谈成长——一群人,一辈子,一件事 | 刘思峰 | 国家教学名师、西北工业大学教授 | 67 |
教学名师谈成长——左手握理论 右手握实践 | 田卫民 | 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二级教授 | 58 |
走近地学大师袁复礼 感悟前辈教育家精神 | 彭文峰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 61 |
强化警示教育 坚守师德底线 | |||
以案为鉴,以案明纪;遵师德规范,守师德底线 | 刘培元 |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90 |
永远吹冲锋号,持续增强高校教育工作者廉洁从教意识 | 孙晓晖 | 广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 50 |
纪律:立德树人的生命线——把党纪校纪内化为高尚师德 | 张润杰 | 首都师范大学原纪委副书记、研究员 | 81 |
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和师德失范典型案例(必修) | 秦春雷 | 中央财经大学教师工作部副部长、研究员 | 49 |
遵守科研诚信 抵制学术不端 | |||
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必修) | 印 波 |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 | 54 |
恪守学术道德 抵制学术不端——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预防和治理 | 李 瑛 | 东南大学党委巡视办主任 | 84 |
高校对学术不端行为的预防与处理 | 吴新苗 | 中国戏曲学院科研处处长、教授 | 57 |
遵守科研诚信,抵制学术不端——学术不端和科研失信的具体表现及处理 | 张 冉 |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 94 |
创新教学方法 增强育人实效 | |||
信息时代的教学创新与师生健康成长 | 桑新民 | 国家级教学名师、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二级教授 | 98 |
科研与教学深度融合 提升教学质量与水平 | 易思蓉 | 国家级教学名师、西南交通大学二级教授 | 75 |
在专业课教学中关注每个学生成长 | 苏 清 |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副教授 | 50 |
信息技术时代的教师能力及有效教学 | 薛 庆 | 全国模范教师、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教授 | 113 |
坚持言行雅正 力求为人师表 | |||
忠诚于党 热爱祖国——新时代教师十大转变 新时代教师礼仪 | 薛 钟 |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未来学校研究院礼仪教育中心主任 | 106 |
教师礼仪与修养——课堂礼仪(必修) | 方改娥 | 太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 40 |
语言传播与文化传承发展 | 李洪岩 |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 149 |
教师有声语言的表现力 | 修 蕾 | 山东省高校德育研究中心主任、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研究员 | 100 |
做好职业提升 促进专业发展 | |||
智慧型教师与教师专业发展 | 刘晓明 |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心理学院教授 | 74 |
卓越教学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 陆根书 |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 140 |
教学名师谈成长——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建议 | 张斌贤 |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 104 |
教师专业发展:克服职业倦怠的路径选择 | 傅树京 |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 113 |
关注心理健康 提升职业幸福 | |||
心理健康与幸福人生 | 宋振韶 |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心理咨询与服务中心常务副主任 | 45 |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如何自我管理情绪、优化心态 | 肖汉仕 |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 | 38 |
促进心理健康的运动疗法——久坐(身体活动不足)对身心健康的危害及其预防 | 王 深 |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教授 | 37 |
中医情志养生与身心健康管理 | 许筱颖 |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 104 |
说明:1.个别课程或稍有调整,请以平台最终发布课程为准;
2.课程主讲人职务为课程录制时的职务。